《與諸子登峴山》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一首抒情詩,全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歷史變遷的感慨,以及對友情和自然景色的珍視。這首詩不僅展現了孟浩然高超的藝術造詣,也體現了他淡泊名利、熱愛山水的性格特點。
全詩如下:
>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一、詩題解析
“與諸子登峴山”中的“諸子”指的是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峴山”則是位于今湖北省襄陽市的一座名山,歷史上曾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詩人與友人一同登上峴山,借景抒情,寄托情感。
二、詩意解讀
第一聯: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p>
這兩句詩開篇點題,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更替。人世間的一切都在不斷變化,過去與現在相互交替,形成了歷史的長河。這不僅是對自然規律的感嘆,也是對人生短暫的深刻認識。
第二聯: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p>
詩人看到壯麗的江山依舊,而自己與朋友們也再次來到這里。這里的“勝跡”指的是歷史上的著名景觀或人物遺跡,如羊公(羊祜)所建之碑。詩人借此表達對先賢的敬仰,也暗示著后人應繼承前人的精神。
第三聯: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p>
這兩句描繪了登峴山時所見的自然景象。水位下降,魚梁洲顯得更加清晰;天氣寒冷,云夢澤則顯得更加遼闊深邃。這些景象既是對眼前景物的真實描寫,也暗含著詩人內心的情感波動。
第四聯: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p>
這是全詩的高潮部分。羊公碑是紀念東晉名將羊祜的碑文,象征著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傳承。詩人讀完碑文后,不禁感慨萬分,淚水沾濕了衣襟。這一句不僅表達了對先賢的懷念,也流露出對自身命運的無奈與感傷。
三、藝術特色
1. 情景交融:全詩以登峴山為背景,通過寫景抒情,情景相生,意境深遠。
2. 語言凝練:詩句簡潔明了,卻富有哲理,耐人尋味。
3. 情感真摯: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傳達出對人生、歷史、友情的深切感悟。
4. 歷史意識濃厚:詩中提及“羊公碑”,體現出詩人對歷史的尊重與追思。
四、思想內涵
《與諸子登峴山》不僅是一首寫景詩,更是一首抒懷詩。它反映了詩人對人生無常的感慨,對歷史變遷的思考,以及對友情和自然的熱愛。詩中既有對過去的緬懷,也有對現實的反思,更有對未來的期許。
五、結語
孟浩然的《與諸子登峴山》以其深邃的思想、優美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成為中國古代詩歌中的經典之作。它不僅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才華,也傳遞了他對人生、歷史和自然的深刻理解。這首詩至今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