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古詩原文】《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詩人王建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描繪了中秋之夜的月色與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全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是中秋節詩詞中的經典之作。
一、古詩原文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庭前柏樹影婆娑,
月到中秋分外明。
欲問歸期何處是?
家山遙在夢中行。
二、
這首詩通過描寫中秋夜晚庭院中的景物和月亮的明亮,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詩中“庭前柏樹影婆娑”描繪出靜謐的夜景,“月到中秋分外明”則點明了時間與氛圍。后兩句借問歸期,抒發了游子在外、無法歸家的惆悵之情。
三、表格總結
項目 | 內容說明 |
詩名 | 十五夜望月 |
作者 | 王建(唐代) |
體裁 | 七言絕句 |
內容主題 | 中秋思鄉、月夜景色、游子情懷 |
詩句摘錄 | 庭前柏樹影婆娑,月到中秋分外明。欲問歸期何處是?家山遙在夢中行。 |
藝術特色 | 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
情感表達 | 對家鄉的思念,對團圓的渴望 |
四、結語
《十五夜望月》以其簡潔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成為中秋節詩詞中不可忽視的經典。它不僅展現了中秋夜的美麗景色,更寄托了詩人對故鄉的無限眷戀。讀此詩,仿佛能感受到那一輪明月下的思念與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