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王冕是書中早期出現的一位隱士型人物,他淡泊名利,以繪畫為生,不慕權貴。盡管出身貧寒,但他始終保持著高尚的品德和獨立的人格。他的存在象征著對傳統功名利祿觀念的超越。
其次,杜少卿則是一個反對封建禮教束縛的知識分子形象。他敢于挑戰當時的社會規范,如拒絕納妾,并且樂于助人。杜少卿的行為體現了作者對于人性自由和個人價值實現的追求。
再者,遲衡山是一位注重實際學問研究的學者,他致力于傳播正統文化知識。不同于其他一些虛偽做作的文人,遲衡山專注于學術探討,提倡實事求是的精神。
這三位市井中的奇人共同具有的特點是他們都不拘泥于世俗的眼光,敢于堅持自我信念,在各自的領域內有所建樹。他們代表了作者理想中那種不受外界干擾、能夠忠于內心追求的人物類型。通過這些角色,《儒林外史》不僅批判了科舉制度下產生的種種弊端,同時也表達了對于真正有價值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