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燭火搖曳,屋內(nèi)靜謐無聲。老者端坐于案前,手中握著一卷舊書,眉宇間透著幾分疲憊,卻也掩不住那股深沉的慈愛。少年跪在堂下,低著頭,不敢直視父親的目光。
“你可知,為父為何今日喚你至此?”老者輕嘆一聲,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違逆的威嚴。
少年微微抬頭,眼中閃過一絲愧疚:“兒……兒知錯了。”
“知錯便好。”老者緩緩放下手中的書,目光落在少年身上,“你自幼聰慧,本應(yīng)是家中之光。可近日卻屢次逃學(xué)、嬉戲,甚至與市井之人混在一起,這豈是正道?”
少年低下頭,聲音微顫:“兒……兒貪玩,不知父親擔憂。”
“貪玩?”老者語氣稍緩,卻仍帶著責備,“你可知道,為父每日起早貪黑,只為供你讀書識字,望你將來能有一番作為。而你,卻辜負了這份期望。”
少年沉默良久,終于抬起頭,眼中含淚:“父親,兒愿改過自新,不再讓您失望。”
老者望著兒子,眼中閃過一絲欣慰,隨即又恢復(fù)了嚴肅:“改過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付諸行動。從今往后,你要每日晨讀三時辰,午時習(xí)字,晚間溫書。若有懈怠,莫怪為父不講情面。”
少年鄭重地點頭:“兒謹記父親教誨,定不負期望。”
老者輕輕拍了拍兒子的肩,語重心長:“你雖年少,但心性尚可塑。為父不求你大富大貴,只愿你做人正直,行事有度。若你肯努力,將來必能成器。”
少年眼中泛起堅定之色:“兒明白了,定不負父親栽培。”
燭火漸漸暗淡,屋內(nèi)只剩下父子二人相對而坐。這一刻,沒有責罵,沒有冷言,只有深深的牽掛與期許。
或許,真正的訓(xùn)誡,不在于嚴厲的斥責,而在于那份沉甸甸的愛與期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