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古詩文是璀璨的文化瑰寶,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對于高中生而言,掌握一定量的經典古詩文不僅是提升文學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傳承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關鍵環節。為此,我們精心整理了高中階段必背的十四篇古詩文,希望對同學們的學習有所幫助。
《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行路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己亥雜詩》——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以上十四篇古詩文,涵蓋了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友情別緒等多個主題,不僅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而且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感情。通過反復誦讀和理解這些經典作品,不僅能提高我們的文學鑒賞能力,還能讓我們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勵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用心去感受這些千古名篇的魅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知識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