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幅生動的畫面。首句點明地點——敕勒川,在陰山腳下。接著將天空比作巨大的帳篷,籠罩著廣闊的原野。后兩句進一步描寫天地的廣闊無垠以及草原的生機勃勃。“風吹草低見牛羊”一句尤為傳神,微風拂過,茂密的草地被吹得低下頭來,露出悠閑吃草的牛羊,這不僅體現了自然景觀的變化多端,更表現出了草原上生命的活力。
這首詩歌語言質樸卻意境深遠,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它不僅是文學藝術上的珍品,也是研究古代社會歷史的重要資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