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列佛游記》的第四卷中,主人公格列佛來到了一個充滿神秘與奇異的地方——慧骃國。這是一個由智慧而高貴的馬統治的國度,這里的居民以理性為最高準則,生活井然有序,沒有戰爭和欺騙。慧骃們崇尚真理、和平與友誼,它們的社會結構簡單而和諧,每一個成員都承擔著自己的職責。
在這個國家里,格列佛遇到了兩種主要的人形生物:一種是被稱為“野胡”的丑陋生物,它們貪婪、自私且暴力;另一種則是被慧骃視為仆人的“耶胡”,這些生物雖然具備一定的智慧,但行為舉止卻更接近于野蠻的動物。格列佛起初被當作一只耶胡對待,這讓他感到極大的羞辱與困惑。然而,在慧骃們的耐心教導下,他逐漸理解了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并開始反思自己所熟悉的人類世界。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慧骃國的語言體系。這里沒有形容詞或副詞,語言簡潔明了,完全服務于表達事實與邏輯。這種純凈的語言反映了慧骃社會的高度理性和純粹性。同時,慧骃國還擁有獨特的教育方式,它們注重培養下一代的理性思考能力和道德品質,確保每個個體都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存在。
盡管格列佛十分欣賞慧骃國的理想化生活方式,但他最終還是不得不離開這片凈土,返回充滿缺陷的人類社會。這段經歷不僅使他對人類的弱點有了更深的認識,也促使他重新審視自身的行為與價值觀。
《格列佛游記》通過慧骃國這一章節,巧妙地諷刺了當時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社會的種種弊端,如腐敗、虛偽和不公。斯威夫特借助慧骃國這一烏托邦式的理想國,表達了對完美社會形態的向往,同時也揭示了人類文明發展中需要警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