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臨發又開封”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張籍的《秋思》,全詩為:
> 洛陽城里見秋風,
> 欲作家書意萬重。
> 復恐匆匆說不盡,
> 行人臨發又開封。
這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表達了游子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其中,“行人臨發又開封”的“發”字,是理解整句詩的關鍵。
那么,“發”在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發”在古漢語中有多種含義,常見的有“出發”、“發送”、“發出”等。在這句詩中,“行人”指的是將要出發的送信人或旅人,“臨發”即“即將出發”,“又開封”則是“再次打開信封”。
所以,“行人臨發又開封”的意思是:當送信人即將出發的時候,又重新打開了信封。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詩人寫家書時思緒萬千,擔心來不及把心里的話都寫完,于是趁著送信人還未離開,再次打開信封,看看是否還有遺漏的話語。
由此可見,“發”在這里的意思是“出發”或“啟程”。整句詩描繪的是一個非常細膩、真實的情感場景,表現了作者對家人深深的牽掛和不舍。
這首詩之所以感人,正是因為它用最簡單的語言,道出了最深刻的情感。它告訴我們,有時候,最真摯的感情并不需要華麗的辭藻,而是藏在那些看似平常卻充滿深情的細節之中。
總結一下,“行人臨發又開封”的“發”是指“出發”或“啟程”,整句詩表達的是詩人因思念而反復檢查家書的情景,展現了深切的鄉愁與情感。